他為何被家庭“邊緣化”?
C男越來越不想回家了,他說自己加班,其實是在玩游戲。他只是不想回家面對妻子。妻子的脾氣非常暴躁,有了孩子之后,有恃無恐,稍不合意就大叫大嚷,他無力以抗,就拿工作說事。但他又不能在辦公室里呆得太晚,因為妻子到時又會發(fā)脾氣,想起她張牙舞爪的樣子……他帶著一絲畏懼,開車上路了。
果然,妻子又不高興。家里一片混亂,到處堆著他們母子的東西。有了孩子后,C男更加感覺到,家里沒有自己的位置。家里大事小事,都是妻子說了算,買房、買車,到添置家具,都是她喜歡的。C男想要一間屬于自己的書房,卻始終只有嘀咕的份?,F(xiàn)在家里需要接老人過來幫忙,C男想要自己的母親過來,卻被妻子一陣搶白,安排明天去為岳母接機(jī)。
在家里,C男感覺自己像個“過客”,但奇怪的是,他卻算得上“宅”男,除了工作,不喜歡旅行,也不喜歡外出。
心理的話:
他為什么”被邊緣”?
C男勤苦工作,在家里,卻感覺不到自己的位置,連買房買車這種“大事”都是妻子來定奪,使他感覺自己是個旁觀者,是個過客,為什么他卻“宅”在家里,不愿意出去?妻子脾氣太大,這只是個借口。在害怕沖突的背后,埋藏著他害怕承擔(dān)責(zé)任的軟弱內(nèi)心。他交出主動權(quán),卻又將自己設(shè)定被邊緣化的被害者。
C男一直控訴妻子的火爆脾氣。直到有一天,他回家探親,才看見了真實的自己。
C男的母親是個“強(qiáng)女人”,雖然從小就對他和姐姐溺愛,但對父親,卻一直懷恨在心。說懷恨在心,一點沒錯,因為提起父親,母親幾乎咬牙切齒,說父親沒用,好貪玩,狠心……總之在她心里,父親一無是處。
即使現(xiàn)在他們六十多歲了,依然如此。這次回家探親,母親又生父親的氣了。因為父親在外玩象棋,忘了回家吃飯,母親咬牙切齒罵開了,說他一輩子就這樣沒出息……說到后來,竟然跑到父親的棋局前,當(dāng)著眾人的面,咣當(dāng)一聲,將棋盤掀翻在地!父親不敢反駁,回到家里,竟然當(dāng)沒事一般。
這一切,C男全看在眼里,他突然想起這一幕,在小時發(fā)生過很多次。而父親,只是當(dāng)面不敢生氣,背后里卻玩得更兇了,歸家更晚了,也讓母親更生氣了。
我正在過他們一樣的生活!
C男突然意識到,他正在重復(fù)父親的命運……以消極逃避,來面對自己應(yīng)該承擔(dān)的家庭責(zé)任,甚至連和母親正面交鋒的勇氣也沒有!從而讓這個女人,一再掌控自己,使自己在家里威嚴(yán)掃地,甚至被邊緣化。
曾幾何時,在C男的意識里,母親幾乎是完美無缺的,吃苦、耐勞、慈愛,原來他正是通過這種方式,美化她,從而掩蓋她留在心頭的颶風(fēng)般的記憶。是的,他愛母親,但其實,他也恨著她,因為正是她,使父親的形象在他的心頭殘缺,使他在內(nèi)心深處,始終無法認(rèn)可自己,并且無可救藥地,受控于現(xiàn)在的女人,重復(fù)原來的悲劇。家庭因素不僅造就了如今的他,而且以后的婚姻當(dāng)中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