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抑郁、焦慮、疼痛、心理、心身診療中心
連云港市第四人醫(yī)院臨床心理科
當前位置:
精神障礙的康復概論
來源: | 作者:lygsxl2 | 發(fā)布時間: 2019-06-06 | 683 次瀏覽 | 分享到:

康復(rehabilitation)在現代醫(yī)學的概念中,是指軀體功能、心理功能和職業(yè)能力的恢復。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于1969年提出了康復的定義:“康復是指綜合性與協調性地應用醫(yī)學的、教育的、社會的、職業(yè)的和其他一切可能的措施,對殘疾者進行反復的訓練,減輕致殘因素造成的后果,使傷者、病者和殘疾人盡快和最大限度地恢復與改善其已經喪失或削弱的各方面功能,以盡量提高其活動能力,改善生活自理能力,促使其重新參加社會活動并提高生活質量”。

康復精神醫(yī)學(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是康復醫(yī)學的一個學科分支,與軀體疾病康復相一致,即運用一切可采取的手段,盡量糾正精神障礙的病態(tài)表現,最大限度地恢復適應社會生活的精神功能。康復精神醫(yī)學服務的主要對象包括各類精神病和精神障礙的殘疾者,其中大部分是重性精神病患者,且主要是慢性精神病患者。

精神障礙康復有三項基本原則,即:功能訓練、全面康復、回歸社會。功能訓練是指利用各種康復的方法和手段,對精神障礙患者進行各種功能活動,包括心理活動、軀體活動、語言交流、日常生活、職業(yè)活動和社會活動等方面能力的訓練;全面康復是康復的準則和方針,使患者心理、生理和社會功能實現全面的、整體的康復;而回歸社會則為康復的目標和方向。

精神障礙康復的主要任務有:

1.生活技能訓練和社會心理功能康復 認真訓練生活、學習、工作方面的行為技能,包括獨立生活的能力,基本工作能力、人際交往技能、解決問題技能、應付應激技能等,使患者能夠重新融入社會。

2.藥物自我管理能力訓練 包括使患者了解藥物對預防與治療的重要意義,自覺接受藥物治療;學習有關精神藥物的知識,對藥物的作用、不良反應等有所了解,學會識別常見的藥物不良反應,并能進行簡單處理。

3.學習求助醫(yī)生的技能 在需要的時候,能自覺尋求醫(yī)生的幫助,向醫(yī)生正確地提出問題和要求,并能有效地描述自己所存在的問題和癥狀。在病情出現復發(fā)跡象的時候,能及時向醫(yī)生反映,以得到合理的處理。

精神醫(yī)學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本在线,久久国产免费2020,性XX色XX综合久久久XX